今年3月26日,阿里巴巴公布了旗下閑置品交易社區(qū)“閑魚”運營一年多以來的數據: 目前,閑魚社區(qū)共擁有1億用戶、12萬個魚塘(閑魚魚塘是基于不同地理位置、不同主題的閑置品交易社群)。共計交易物品達 1.7億件,其中包括1505萬件玩具、1573萬手機、518萬件包包、128萬件家具、660萬件電器、2562萬件衣服。
對于具體數據不做考究,可以注意到的是,“閑魚”這個二手交易“平臺”在找到定位,變身成了“閑置交易社區(qū)”,主要抓住移動端流量,但是看到最近網上有人發(fā)文提出,二手交易市場不能形成社區(qū),難以建立社交關系,并且舉例支付寶不能做朋友圈,對于支付寶不能做社交,筆者是贊同的,關鍵在于先入為主的定位,但是閑魚不能建立社交關系,筆者卻不這么認為!
這個可以先從遠古時代的農貿集市說起,貨幣沒有出現的時候,人們在自然生活中逐漸開始“交換貨物”,原本獨立的一個個部落就這樣因為交易相互融合,從開始的物質的交換,逐漸衍生出更多的更多文化交流,生產生活方式交流,這就形成了社交。
同時,在西方也有盧因的場論和群體動理論等理論,簡單說只要因為某個原因使人們聚集在一起,并進行互動,那么就存在社交場,這種社交并不局限于某一種具體形式的社交。
為什么阿里要定位在“社區(qū)”
一、閑置物品屬性決定
淘寶是銷售新品和閑魚上的閑置品兩者的流轉是有很大差別的: 新品銷售有著極強的競爭性,同時遵從“二八法則”。賣家在賣新品的時候,非常追求售賣效率,因此在淘寶上出現的產品大多是“標準化和爆款化的”。 有別于專業(yè)的賣家,個人在轉讓閑置物品時大多數是“不專業(yè)的”,不在意閑置物品的流轉效率。所以定位在社區(qū),讓交易生活化。
二、互聯網+、O2O
不得不說近兩年互聯網+和O2O的火爆,各類社區(qū)O2O創(chuàng)業(yè)產品不斷上線,除了阿里的淘點點外,沒有什么接地氣的O2O的產品了,大力推閑魚,形成線上線下社交圈,將來潛力無限啊。
三、分享經濟
今年的熱詞:分享經濟,閑置物品的交易互換,也是一種分享經濟,讓資源更有效的利用起來,3月26日,閑魚啟動了“百城千集”行動:未來一年將在交易密度最高的100座城市,舉辦1000場閑魚集市,并將為閑魚魚塘的發(fā)展先期投入1億元人民幣,重點發(fā)展各個城市的“魚塘”,讓他們成為分享經濟的“驅動據點”。
未來,閑魚可能還會做這三件事:
1、組建起魚塘的這主,讓更多的塘主參與到閑魚,參與到魚塘的管理中去,建立一個魚塘自治制度。
2、投入營銷,去做閑魚和魚塘的推廣,讓集市等工作的開展更加有意義。
3、啟動更多的閑魚集市的項目。
社區(qū)與朋友圈社交的不同
在亞布力中國論壇上,馬云首次公開提出了阿里的社區(qū)理念——這種理念與騰訊的社交是完全不同的。
馬云:“社交網站和社區(qū)是有巨大的差異,騰訊在做社交,我們未來要做社區(qū),社區(qū)做的是共享,如何打造更加廣泛的社區(qū),是我們感興趣的?;ヂ摼W很快會成為一個社會,在這個社會里面,如何共建共創(chuàng),如何持久的創(chuàng)新是阿里所感興趣的,這是阿里這家公司必須對未來進行的探索?!? 阿里早下一個5年和10年后會演化為什么樣的形態(tài),和整體互聯網社會間的關系模型是怎樣的? 這些問題,阿里巴巴的答案就是——社區(qū),基于現實生活的社區(qū)圈子,并非熟人朋友的社交圈子。
閑魚平臺的問題
發(fā)展一年多的的閑魚成長很快,但是快速成長背后也面臨一些問題:
1.管理審核不嚴,微商假貨橫行
在閑魚平臺上存在大量的微商,在微信上找不到銷量的微商們往往跑到了閑魚上,且不說高的離譜的價格,關鍵看產品的質量也沒有保障,來源和渠道不能保證。
另外二手魚塘中真的是——魚龍混雜,各種奇葩的賣家出現,竟然有人出售自己等等··
2.售后保障缺失,消費維權艱難
因為第一個問題存在,所以第二個問題接踵而來,因為監(jiān)管不嚴,門檻低,很多賣家的產品質量難以保證,閑魚上的確存在很多假貨、騙子,當消費者被騙了之后能怎么維權呢,這本來就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易,沒有第三方擔保。
任何產品從出現到走紅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類問題,阿里也應該會不斷改進,建立更健全的機制,讓 C2C 閑置交易平臺 創(chuàng)造出更多價值。
未來的閑魚將是一個有價值的本地化生活社區(qū)。而閑魚其實一方面是在承載著阿里巴巴的社交夢,不過卻是以社區(qū)這條路來走,閑魚社區(qū)范圍廣泛,閑魚定位社區(qū)是一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