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北京350公里的一個村莊里,心靈手巧的農民坐在家里將草柳編制成收納筐或桌凳。他們動作嫻熟,幾乎每30分鐘就有個成品出來,而使用的原料草柳——蒲草、毛草、玉米皮曾是當地喂養(yǎng)騾馬的草料。
灣頭村位于中國東部經濟大省山東。這里有1700多戶農民專門從事草柳編制作和銷售,從業(yè)人數超過1萬人。草柳編技藝在這里代代相傳600多年。年輕人都是從父輩那里學到這門技藝,他們大多數沒有去過北京,但從他們手中的草柳編織品卻通過電子商務走進北京市民家中。
灣頭村因為有500多家專業(yè)淘寶店被稱作“淘寶村”,在中國類似的“淘寶村”已經有14個,分布在山東、河北、浙江和廣東等省份。
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對“淘寶村”的定義是,網商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10%以上,電子商務交易規(guī)模超過1000萬元。2012年,灣頭村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已近億元。
中國農村經濟正在發(fā)生巨大的變化,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,留在農村的許多農民則希望改變過去耕種為主的收入方式,增加更多家庭經營性收入。中國信息產業(yè)和電子商務的發(fā)展為這些農民提供了很好的契機。
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(tǒng)計,截至今年6月底,中國互聯網普及率提升至44.1%,網民數量已達到5.91億,寬帶早已不是城里人的專屬品。搭載電子交易軟件的智能化手機和平板電腦普及,更為網絡購物提供了便利條件。
27歲的安寶康是灣頭村土生土長的大學生,也是村里最早開設草柳編專營淘寶店的人之一。他將原來的家庭作坊變成了“淘寶店+家庭工廠”的方式,使得這里的草柳編織品行銷中國多地,網上客戶最遠甚至來自2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。
?。玻埃埃鼓?,安寶康從一所工業(yè)大學畢業(yè)后在老家附近一家公司上班,年薪約3萬元人民幣,這與他的心里預期相差很大。每天按時上下班的同時,他開始注冊淘寶網店,并嘗試著將家里的草柳編織品從網上賣出去。
安寶康說:“剛開始一天只等來一個客戶,現在到了凌晨還有人下單。”2012年,安寶康的淘寶店營業(yè)收入超過200萬元,與安寶康家一街之隔的淘寶店主賈培曉去年賣出去360萬元的草柳編制品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,如今在灣頭村為這500多家網店配送貨物的快遞公司就有20多家。
阿里研究中心高級專家陳亮近日在灣頭村作了一個主題為“淘寶村:信息時代的小崗村”的報告認為,“淘寶村”的出現推動了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發(fā)展,促進農村內需增長,幫助農民低成本對接大市場,讓傳統(tǒng)小農經濟重新煥發(fā)生機,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創(chuàng)新途徑。
阿里研究中心《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(2012)》顯示,截至2012年淘寶網上正常經營的注冊地在農村的網店數為163.26萬個,其中村鎮(zhèn)級的網店就有59.57萬個。14個專業(yè)“淘寶村”去年的銷售額超過50億元。
“淘寶村”興起的背后,是中國信息消費和電子商務規(guī)模的不斷擴大。今年上半年,中國信息消費規(guī)模達2.07萬億元,同比增長20.7%,電子交易總額達4.98萬億元。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尚冰在近日舉行的“2013中國互聯網大會”上說,信息消費已經成為引領消費、擴大內需、提振經濟的新動力。
國務院近日印發(fā)《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》提出,清理涉及信息消費的行政審批事項,加大財稅和金融支持等,到2015年使信息消費規(guī)模超過3.2萬億元,年均增長20%以上。
已將6戶農村家庭發(fā)展成自己淘寶店的“家庭工廠”的安寶康并不滿足于現狀。他準備在網上再開一家旗艦店,并將實體店的面積從150平方米擴充到1000平方米。安寶康說:“有了知名度,顧客越來越多,我要抓住機會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。”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